1948年,在三大战役中最为关键的一役——淮海战役,终于全面爆发。在这场激战中,国民党军队的多个主力兵团遭受了惨重损失。
对于我党而言,最具挑战性的敌人无疑是黄维兵团。当时,华东野战军正对黄百韬兵团进行围攻,蒋介石随即派遣黄维兵团前往实施救援。
黄维兵团,作为蒋介石麾下的一支精锐嫡系部队,其装备之先进、士气之高昂、战斗力之卓越,均堪称一时之选。然而,中野部队虽曾成功将其拦截,却始终未能将其彻底击溃。
情势所迫,中野不得不向兵力更为雄厚、装备更为精良的华野寻求支援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陈士榘率领部队予以支持。然而,一旦抵达前线,他却按兵不动,迟迟未采取行动。
刘伯承怒不可遏,对陈士榘破口大骂,究竟发生了何事?
俘获首名日军老将
在党性原则的坚定信念下,陈士榘无疑是一位忠贞不渝的共产主义信仰者,同时也是我党杰出的军事将领。早年,他英勇参与了平型关战役的激烈战斗。
战事落幕之际,此役的总指挥曾感慨地指出,日军士兵至死不屈,不肯放下武器,一方面源于其深植于心的武士道与法西斯主义教育,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对我国军民的残暴行径,使得他们恐惧遭到报复。
此役过后,陈士榘心底悄然滋生了一股愿望,那就是亲手生擒一名日本士兵。不久,他终于迎来了这样的机遇。
此机遇正是广阳之战,地处广阳,周围山脉蜿蜒起伏,交错的山路密布,四周层峦叠嶂,部分山谷延伸达数十公里,地形极为适宜进行伏击战。
由于山洪频发,山间的公路早已被冲刷得狼藉不堪。那时,日军川岸文三郎所率领的第二十师团便不顾一切地涌入广阳地区。
陈士榘,时任三四三旅参谋长,投身于这场激战,肩负着对日军伏击圈内的部队进行伏击的重任。战斗当日,我军战士从晨曦直至午后三点,坚守阵地,静候时机。
遵照陈士榘的指挥,我军占据山势,对敌军发起了猛烈攻势。鉴于道路崎岖,不便车辆通行,日军不得不动用众多骡马,拉着板车运送补给物资。
枪声响起,骡马受惊而四处奔逃,敌人随即被迅速分割成数块。相较之下,广阳之战中日军所展现的抵抗强度,实则远不及平型关一役。
陈士榘因而得以从容调度部下,捕捉俘虏。恰逢一名日军士兵惊恐万状,逃至公路北端的一片洼地进行抵抗。
陈士榘向身边的警卫排长吩咐道:“迅速率领两个班队,将此人捉拿归案!”
警卫排已撤回,然空手而归,仅捕获数支三八大盖。排长抱怨连连,称这些日军经受了沉重的折磨,顽固至极,唯有将其彻底铲除。
夜幕低垂,战事亦告一段落。日军损失惨重,逾五百名士兵被歼,然仍有部众潜入广阳镇,顽强抵抗。
陈士榘踏入广阳镇,恰逢一众战士正准备对一栋房屋发起围攻,他立即上前阻拦,急切地询问屋内日军的人数。
战士的回答简洁明了,陈士榘猛地一拍大腿,兴奋地说:“那还等什么,赶紧活捉敌人!”
紧接着,陈士榘自行拔出手枪,身形一侧便迅速闪入院落之中。师侦察科长紧随其后,紧步跟进。陈士榘操着刚学不久的日语高呼:“缴械投降,不予杀害!宽待日本战俘!”
周围的战士纷纷附和,七嘴八舌地呼喊起来。日军胡乱发射了几枪后,陈士榘并未下令反击,而是耐心地指挥、守望。
耐心等待许久,却毫无回应。陈士榘索性一脚踹开了门,对方举刀直刺。陈士榘巧妙地侧身避让,反手夺过武器。定睛细看,原来对方竟是被粮食筐子牢牢卡住。
正因无法动弹,故未现身。陈士榘历经一番艰辛,方才将其救出,竟发现那人身着士官制服。
这位人士亦成为了八路军所俘获的首位日军战俘,他名叫加藤幸夫,系日军第二十师团第七十九联队的辎重兵军曹。
显而易见,陈士榘将军以勇猛著称,其人绝少表现出畏惧战斗的心态。那么,在淮海战役中,他为何会有所迟疑,迟迟未采取行动呢?
你来了,我们安心了。
1948年11月6日,中野部队于安徽宿县西南的双堆集一带,对黄维兵团下辖的12个师团实施了严密包围。
然而,黄维兵团巧妙地依托双堆集周边的村庄与地堡群,实行了退守固守的战法,致使我军进攻部队即便在连续激战后,亦未能成功突破敌军核心阵地。
在关键的时刻,时任华野参谋长的陈士榘遵照粟裕的指令,于12月13日率部火速赶至双堆集。然而,部队抵达后,陈士榘并未急于发起攻击。
在这边,中野部队为夺下黄维兵团,几乎将所有精锐力量倾注其中,而彼处的陈士榘部队虽已抵达,却按兵不动,刘伯承将军因此勃然变色。
他通过电报质询粟裕:“你所派遣的陈士榘此举意欲何为,难道是要任由中野孤军奋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吗?!”
然而,陈士榘却回电表示,他坚信中野目前的力量已不足以担当主攻重任,将华野派来的三个纵队拆散实为资源的浪费,建议由华野直接承担主攻任务。
在陈士榘的指令下,他随即肩负起指挥南线的重任,并与东、西两线集团协同作战,力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击败黄维兵团。
然而,当时中野对陈士榘接任指挥职务显得颇为犹豫,毕竟中野的装备相较于华野存在较大差距,而黄维兵团的装备却相当精良。
占据黄维兵团,便能在人员和装备上获得显著增援。洞察到中野的忧虑,陈士榘当机立断,承诺所有缴获的装备悉数交付中野,华野分文不取,子弹一粒不留!
“陈士榘既至,吾等便可稍作休息。”
陈赓连续几天几夜未眠,遂去休息。
陈士榘抵达战场后,并未急于发起攻势,而是指挥他悉心训练的炮兵部队对敌方实施猛烈的火力封锁,随后展开步炮协同的作战行动。
历经洛阳、开封、泰安等地的激战洗礼,陈士榘已成长为解放军中攻坚作战经验尤为丰富的杰出指挥官。
12月13日之夜,解放军对黄维兵团实施了全方位的包围,并于翌日15日傍晚时分,在炮兵的支援掩护下,陈士榘所率的南线部队成功突破敌军防线。
黄维兵团终因力不从心,被我军彻底剿灭,蒋介石因此损失了十万精锐之师,至此,他与我党抗衡的勇气亦随之荡然无存。
此后,陈士榘投身于围剿杜聿明兵团的激战,也因此跻身于寥寥无几的华野将领之列,他们共同参与了淮海战役的三个关键阶段。
1949年4月24日,陈士榘率领部队成功渡过长江,在几乎未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,顺利接管了国民政府的首都——南京城。
网上股票配资,股票配资大全,免费配资炒股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